3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教授一行访问我校并出席“计算固体物理与材料设计”科学前沿座谈会,会议在东区我院510学术报告厅举行。刘昌胜校长出席并主持座谈会,科研管理部常务副部长张新鹏、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金仓、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建华、计算机学院院长谢少荣、力工学院院长张田忠、理学院执行副院长张登松及全校部分师生40余人出席座谈会。
会上,刘昌胜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顾秉林院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随后,顾秉林院士在报告中从固体物理两个基本体系——电子和原子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独立电子”和“自由电子”等基本假设下相关的热-力-电-磁等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并指出“固体研究的是物质,固体能用了才是材料”,“从计算固体物理到计算材料的转化其实难度大大增加了”,并以高温合金单晶叶片和电子封装导线为例,生动地说明了基础研究是原始科技创新的源泉,结合自己从早期赴丹麦留学的经历,到自己80年代提出材料设计概念的研究生涯,生动地阐述了计算凝聚态物理对推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之后,我校教师就计算固体物理、计算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问题与顾院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并纷纷表示顾院士高屋建瓴大道至简的指点让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刘昌胜校长做了总结讲话,对顾秉林院士的报告及和与会师生们的交流问答表示感谢,特别是就顾院士从固体计算到材料设计诸多理念及科学精神表示敬佩!并就钱伟长老校长从清华校训到上大校训的渊源与传承,钱老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教学理念到在上海大学的实践过程进行了回顾,也感谢顾秉林院士从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到校长期间,对钱伟长老校长的多方关怀和对上海大学发展及学科建设的支持表示衷心谢意!
座谈会前,顾秉林院士一行在刘昌胜校长和我院张金仓常务副院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的环境球差矫正透射电子显微镜、高通量真空互联实验系统、合金材料全流程高通量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的成果,听取了实验室负责人的成果介绍。随后,顾院士一行还观看了上海大学百年成果介绍视频和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云南省材料基因组优秀科技成果云南锡业产线自动化可视化展示。顾院士对上海大学近年来的建设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访问期间,顾秉林院士还在校办副主任王志良和张金仓副院长陪同下参观了钱伟长展览馆和校史馆。
顾秉林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长期从事计算凝聚态与材料设计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观设计方面,建立了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提出了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揭示了量子点、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诸多新特性,为新材料设计奠定了基础。他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1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和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2003年至2012年任清华大学校长,2012年连任北京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2013年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2013年被美国圣母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技术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理事长等职,是一位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影响的物理和材料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