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CITYU Workshop首届先进合金材料基因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1月20日在线上和网络直播形式顺利举行,数十名专家学者、百余名师生通过云端线上、在线直播的方式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联合承办,聚焦议题为合金力学性能的多尺度计算模拟、数据驱动的合金研发等。本次研讨会设专家报告、学生提问等环节,旨在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分享学术成果,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合作,共同探索先进合金的研究与发展。
11月20日上午,研讨会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同时通过哔哩哔哩平台在线直播。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美国工程院院士David Srolovitz教授,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统一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特聘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刘锦川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吕坚教授,北京市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冯强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东生教授作研讨会报告。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刘 轶教授主持。
David Srolovitz教授为本次研讨会致辞,他指出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推动先进合金的研究向着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发展。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中学者的思想碰撞、学生的沟通交流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在上午的邀请报告环节,首先David Srolovitz教授以《超强度材料的同素异构》为题,概述了纳米晶金属强度有可能达到的理论强度,讨论在高强度金属中可能观察到的不寻常的相变,并介绍了团队目前取得的实验测试成果,提出了一种理解金属中应力诱导的同素异构性的一般方法。
张统一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纳米晶合金的热稳定性》。通过对晶界偏析和弛豫的研究,对纳米晶合金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热力学分析,提出本征应力和本征应变的混合方法。
刘锦川教授围绕《含有纳米尺度沉淀相的高熵合金的硬化》的主题,讨论了NiCoFe基沉淀强化的高熵合金的优化设计和提高综合力学性能的方法。
冯强教授的报告题为《基于扩散多元节和机器学习的新型γ′相强化钴基高温合金研发》,讲述了如何应用材料基因技术研发钴基高温合金,回顾了高温合金在发动机的历史以及钴基高温合金的优点,探讨了基于材料基因组理念的钴基高温合金的研发进展。
刘 轶教授发言报告题为《数据驱动的高通量实验和计算合金设计》,将机器学习和高通量实验和计算方法结合加速材料设计流程,以硬质高熵合金CoCrTiMoW和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成分优化设计为例,证明结合高通量实验/高通量计算和机器学习方法显著加速多元合金的成分优化,可成为多元合金成分优化设计的有效通用策略。
下午的报告由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院士和美国西佛罗里达助理教授曹珊博士及CITYU的吴朝暄博士主持。在下午的第一个邀请报告中,吕坚院士以《纳米材料新进展:从纳米到超纳》为题,系统地介绍总结4D打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及其超纳镁合金的突破和研究进展。
此外,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徐东生教授在其报告《钛合金形变及相变机制的多尺度模拟》介绍了不同应力情况下的变形机制。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管鹏飞老师,分别从高通量合金的研究背景、合金设计的策略、机器学习、合金发展前景四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报告《高通量计算及机器学习辅助合金设计的影响》。
下午,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吴朝晅博士通过多尺度计算模拟展示了高延展性和韧性镁合金的最新进展。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韩健博士研究方向为晶界粗化转变与弹性屏蔽转变及其对晶界性能,采取Monte Carlo的新研究方法展示晶界的两种转变。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的鲁晓刚教授和刘微博士利用计算热力学方法建立高熵合金CrMnCoNiFe体系集成数据库,其中包括热力学、扩散动力学、摩尔体积和晶格畸变数据库,重新定义了局域晶格畸变,并发现局域晶格畸变与机械性能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关联关系。最后,来自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的曹珊老师介绍了《利用实时大数据在高熵合金中的短程有序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材料数据或材料基因方法制造性能更强的材料,并从设计、制造、机器学习、材料应用这四个方面展开研讨。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学术桥梁,同时还让线上观看的同学们收获颇多,鼓励了同学们互动的积极性。有同学称冯强教授为“钴基合金”的播音员,更有同学在直播时纷纷踊跃向报告老师们提问,讨论十分热烈,实时人气达3000+。
2020年先进合金材料基因学术研讨会至此圆满落下帷幕。